当代畜牧

饲养管理

  • 西藏牦牛新品种选育及管理技术

    洛桑次仁;

    笔者对西藏牦牛新品种进行选育,同时探索对应的管理技术,进而提升当地牦牛生产性能。通过选育种牛、选择基础母牛、了解后代生长情况等多个环节,从鲁朗牦牛选育场中选育了优质当地牦牛品种,并在当地进行推广。对西藏牦牛新品种进行选育,采用有效管理技术,能为本地区提供优良的牦牛品种,为推广西藏牦牛良种、提升生产性能打好基础。

    2021年08期 No.474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61K]
    [下载次数:1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疫病防治

  • 某规模猪场流行性腹泻防控案例总结

    郑娟;吴宗明;

    猪流行性腹泻是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近年来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笔者以湖北某规模猪场发生腹泻为案例,介绍该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和实验室检测方法,并提出综合防控建议,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帮助。

    2021年08期 No.474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3K]
    [下载次数: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笼养鹦鹉真菌感染的诊疗与体会

    周薇;陈蓉;邓长林;姜萍萍;程王琨;陈楠;章小小;曹杰;

    笼养鹦鹉感染真菌与其免疫力降低有关。笔者通过分析棕榈凤头鹦鹉及折衷鹦鹉真菌感染病例,介绍了浅表真菌感染的诊疗方法,并对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方法进行了探索。喙部真菌感染与角蛋白缺失有关。为了控制喙部真菌感染,笔者采用特比萘芬喷剂喷涂浅表感染部位,配合使用酮康唑注射液得到良好治疗效果。肺及气囊真菌感染与饲养环境、侵入性操作等因素相关,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影像学诊断、PCR分子诊断技术可用于该病的早期临床诊断,对患病率高的个体应做到早期排查、及时治疗。

    2021年08期 No.47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饲料与营养

  • 宁夏地源性尾菜薯秧及加工副产物的检测及评价

    梅宁安;李军国;辛国省;刘自新;云华;丁有仁;丁建宁;闫玉萍;阮建明;

    笔者检测了12种常见宁夏地源性尾菜,薯秧及加工副产物的营养成分、消化率和体外消化产气量,为进一步合理利用提供依据。检测结果:(1)营养成分总能含量11.57%~18.07%,粗蛋白含量7.29%~18.02%,粗脂肪含量0.92%~8.56%,粗灰分含量8.44%~23.49%,钙含量0.77%~3.47%,磷含量0.17%~0.59%。(2)粗蛋白消化率为31.44%~94.77%,西瓜秧、甜瓜秧、黄花菜秸秆较低,黄花菜茎叶较黄花菜秸秆高。中性洗涤纤维消化率28.65%~90.07%,西瓜秧、甜瓜秧、黄花菜秸秆较低。酸性洗涤纤维消化率26.10%~93.75%,西瓜秧、甜瓜秧、梅豆秧、黄花菜秸秆较低。(3)西瓜秧、甜瓜秧、黄花菜秸秆产气量高于空白组,其余消化率均高于空白组;尾菜消化率高于薯秧,黄花菜茎叶好于黄花菜秸秆。研究结果表明,宁夏地源性尾菜、薯秧及加工副产物在营养价值方面均适合作为饲料原料使用,但需采取适当的加工方式提高其利用率。

    2021年08期 No.474 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3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遗传育种与繁殖

  • 高原藏香猪杂交F1代生产性能对比试验

    王泰;陆勇;马莉;李铸;李星亮;刘建;雍军;牟桑;张鑫;

    笔者利用藏香猪作母本,引进优良的地方猪种(如北京黑猪)作父本,经过杂交改良试验,生产出F1代杂交黑猪,并进行试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用北京黑猪和本地藏香猪杂交,能显著提高本地藏香猪母猪产仔数,所生产的F1代黑猪同本地F1代藏香猪比较具有适应能力强、初生个体大、死亡率低、生长速度快、屠宰率高、胴体瘦肉率高、养殖效益高等特点。试验组和对照组所做的腌腊制品无明显区别,口感都很好,色泽、香味差别不大,不影响藏香猪的品牌和价位。说明用北京黑猪和本地藏香猪进行杂交改良,能显著提高F1代仔猪生产性能,大幅度提高养殖效益。

    2021年08期 No.474 10-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9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AA肉鸡公母屠宰性状的比较分析

    刘文静;卜平凡;程郁昕;

    笔者随机抽取42日龄健康AA肉鸡40只,公母各半,测定屠宰性状,进行屠宰性状公母间的比较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公鸡的胸肌重显著大于母鸡(P<0.05),其余屠宰性状公、母鸡间差异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屠宰性状间的21个简单相关系数中,公鸡表现为8个极显著(P<0.01),3个显著(P<0.05),其余均不显著(P>0.05);母鸡表现为6个极显著(P<0.01),其余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公、母鸡屠宰性状间的相关无论从性质还是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2021年08期 No.474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9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兽医科技

  • 党参提取物对青脚麻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纵丰学;

    为了探讨饮用党参提取物对青脚麻鸡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笔者将400只1日龄青脚麻鸡随机均分为4组,分别为饮用党参提取物大剂量组(2.0 g/L))、中剂量组(1.0 g/L)和小剂量组(0.5 g/L),对照组饮用自来水。14日龄开始给药,连续饮用4周。每周末各组随机抽样8只,空腹称重后处死,取胸腺、脾脏、法氏囊称重,测定其平均器官重及器官指数。结果 21日龄大剂量组胸腺指数增加;28日龄小剂量组脾指数增加;42日龄大、中、小剂量组各免疫器官指数均增加;49日龄大剂量组胸腺指数、脾脏指数增加。说明适当剂量的党参提取物对青脚麻鸡免疫器官的发育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2021年08期 No.474 16-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褐藻多酚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王黎;王传杰;黄倩倩;

    褐藻多酚是从褐藻中提取出的一类具有多元酚结构的次生代谢物,其结构单元是间苯三酚,可以进一步聚合形成更高分子量的单宁质。由于其具有抗氧化、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心血管疾病等广泛的生物活性;因此,已经成为了保健食品、药物及化妆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褐藻多酚的提取、利用与开发,对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深入研究以及海洋藻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重大意义。笔者对近年来国内外关于褐藻多酚的提取纯化、化学结构、生物活性以及在动物营养中的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褐藻多酚在动物营养方面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2021年08期 No.474 19-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4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黄曲霉毒素B_1对肉鸡器官功能的危害及生物活性物质的保护作用

    梁子龙;郭艳;刘文超;

    在饲料"禁抗"的大背景下,饲料卫生对肉鸡器官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愈发受到养殖者的关注。尤其是华南地区,长时间高温高湿的气候为霉菌的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饲料非常容易发生霉变。黄曲霉毒素B_1(AFB1)能损伤肉鸡器官功能,影响肉鸡健康和生产性能,其污染问题日益受到重视。笔者介绍了AFB1对肉鸡器官功能的危害及可用于生物解毒的活性物质,以期为防控肉鸡生产中AFB1污染提供参考。

    2021年08期 No.474 23-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6K]
    [下载次数:2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益生菌发酵杜仲桑叶和绞股蓝的研究

    崔宝玉;吴媛媛;

    为探讨益生菌发酵对杜仲、桑叶、绞股蓝某些有效成分的影响,笔者采用枯草芽孢杆菌等3种混合益生菌分别对3种中草药煎煮液及其煎煮混合液展开发酵试验。结果表明,绿原酸的含量在未发酵时最高,杜仲水煎液中的绿原酸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增长而降低;而煎煮混合液中的绿原酸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缓慢升高的趋势。芦丁的含量在各发酵组内均随发酵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绞股蓝煎煮液、绞股蓝-桑叶煎煮混合液中的人参皂甙Rb1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增长而增加;绞股蓝-杜仲、绞股蓝-杜仲-桑叶煎煮混合液中的人参皂甙Rb1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本试验说明,益生菌发酵确实能提高芦丁的含量,而绿原酸和人参皂甙Rb1含量的变化仍需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将为传统中草药的开发利用提供新的数据。

    2021年08期 No.474 25-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06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教学探索

  • 从畜牧兽医学专业角度探讨实验动物学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构建

    刘又铭;房鑫;谭振;李连彬;石惠宇;张海文;

    实验动物学是生命科学发展的基础课程。生命科学的迅猛进展与生物技术的突破性创新,让这门学科焕发了勃勃生机。为畜牧兽医专业的学生开设该门课程,将创新思维与技术融入实验动物学的教学实践中,与学生一起探索实验动物学中前沿的知识理论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畜牧人才。通过评分机制多元化,鼓励学生借助该课程为平台去实践融合创新。

    2021年08期 No.474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1K]
    [下载次数:1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基于高职院校1+X证书技能大赛与三教改革的融合探究

    姜汹;李奥运;易维学;

    依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教育部等关于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通知等文件要求,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笔者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动物医学专业为切入点,拟探究高职院校1+X证书、技能大赛与三教改革之间的融合情况。

    2021年08期 No.474 33-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胡在钜;彭少忠;钟静宁;熊艳芸;李熊海;涛罗鹏;

    针对中职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等问题,笔者以广西水产畜牧学校为例,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目标及思路、内容、成效等方面入手,对畜牧兽医专业"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实践。

    2021年08期 No.474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2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 ]
  • 动物科学专业生物信息学基础课程建设研究

    孙红艳;李欢;

    促进生物信息学的发展,有利于人类更好地认知疾病、控制疾病,对于生物、医学、动物科学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为了培养新一代创新型动物科学人才,许多学校都在动物科学专业下开设了生物信息学基础课程。但是,由于生物信息学专业人才稀缺,各高校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不同,导致高校生物信息学基础的建设依旧处于摸索阶段。笔者对生物信息学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且探讨改革的措施,希望可以加快生物信息学课程的建设。

    2021年08期 No.474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0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家畜育种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

    张丽;效梅;杨耐德;尹福泉;周光现;安立龙;

    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建设背景下,本课程组开展了《家畜育种学》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与实践工作。笔者以动物品种培育章节为例,介绍了在本课程授课过程中开展思政工作的详情,旨在培养学生肯吃苦、勇于探索和创新的科学精神。

    2021年08期 No.474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9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 ]

环境保护

  • 肉牛养殖粪污同位发酵床处理技术操作要点

    缪祥虎;文静;徐传;陈克开;柏绍兰;

    肉牛粪污同位发酵床处理技术是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的组成部分,同位发酵床处理技术采取圈舍内全量收集粪尿、圈舍内完成发酵处理、腐熟后用于制作有机肥或直接还田利用,最大限度地通过对肉牛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源头控制、过程处理、末端利用的无害化处理方式,实现了肉牛养殖过程中所产生粪污的全量无害化生态处理和"变废为宝"资源化利用。

    2021年08期 No.474 4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20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牛羊养殖的环境污染与防控措施

    阿拉腾格日勒;

    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快速发展,牛羊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一方面提高了民众收入水平,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稳步推进,要求畜牧业转变发展理念,构建生态、绿色的发展模式。因此,要结合牛羊养殖的环境污染类型和原因,构建完善的污染防控体系,以促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2021年08期 No.474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推进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

    刘洪森;

    农业部为推动我国畜牧业持续稳定发展,在加快推进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畜牧业绿色发展方面提出了相关的纲领性文件。我国每年产生的畜禽粪污大约几十亿吨,其中有一半左右的畜禽粪污没有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给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为了保障畜牧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环境的协同开展,笔者针对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实现畜牧业绿色发展进行有效分析。

    2021年08期 No.474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技术交流

  • 头孢喹诺治疗鸡大肠杆菌病的体会

    张梅;

    头孢喹诺是动物专用的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又被称为头孢喹眯或者头孢喹诺。该种抗生素的主要抗菌和杀菌机理是通过竞争细菌肽合成酶,抑制细胞壁的黏肽合成,大量水分进入细菌细胞内,使细菌膨胀碎裂死亡。头孢喹诺的抗菌谱广,对大多数细菌均具有很好的杀菌作用,尤其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病原非常有效。

    2021年08期 No.474 49-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4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一例黄冠亚马逊鹦鹉感染博尔纳病毒的诊断

    曾洁莉;谢伟骏;彭仕明;邹洁建;

    鸟类博尔纳病毒(Avian Borna Virus,ABV)引起的前胃扩张(Proventricular dilatation disease,PDD)是一种可以影响鸟类神经系统的疾病。最初在金刚鹦鹉中发现并被称为"金刚鹦鹉消瘦综合征",至今为止,已经在50多种鹦鹉中发现该病。研究表明,许多临床表现为健康的鹦鹉也携带病毒,但对触发这些携带个体发病的机理和病毒传播方式尚不清楚。目前临床上对该病的诊断主要靠临床症状、死后的病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近日,南方某养殖单位发现了一例PDD死亡个体,对其进行剖检、病理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测。笔者对该病例的发病情况、病理学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进行讨论和分析,并从饲养环境、饲养管理等方面探讨预防和控制该病的方法。

    2021年08期 No.474 5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3K]
    [下载次数: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几种多肽类抗生素临床应用的体会

    刘长顺;

    笔者介绍了几种常用多肽类抗生素的理化性质、药代动力学特点、药理作用及应用方法,希望对养殖者和基层兽医人员合理选用药品有所帮助。

    2021年08期 No.474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3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鉴别诊断

    孟凡国;

    可引起繁殖障碍的疾病有很多,具体防治方法也有所不同,这就要求兽医能够准确诊断疾病,科学拟定防治方案。笔者介绍了目前临床上常见的3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供参考。

    2021年08期 No.474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0K]
    [下载次数:1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牦牛肉毒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王金黎;

    牦牛巴氏杆菌病和肉毒梭菌病是高海拔地区发生率较高的细菌性传染病,具有传播速度快、发病过程短、致死率高的特点,很多急性期病例通常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笔者结合实际发病情况,探讨了牦牛肉毒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治过程,希望对控制该类疾病提供帮助。

    2021年08期 No.47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7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 ]
  • 羊密螺旋体痢疾的诊断与防治体会

    苏章钦;

    密螺旋体痢疾是由密螺旋体引发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猪的易感性最强,年龄越小的猪感染密螺旋体之后表现出来的临床症状越严重,死亡率越高。研究发现,该病原除了危害猪之外,还可以危害羊等多种反刍动物。由于认知不足,羊群在患病初期经常被误诊为小反刍兽疫,造成较大损失。我们要从疾病防控角度入手,加强对羊密螺旋体痢疾的针对性诊断和有效防控,确保早发现、早处置,在短时间内控制病情,避免损失进一步加大。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探讨了密螺旋体痢疾的诊断与防治过程,希望对广大同行防控该病提供帮助。

    2021年08期 No.474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91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蜜蜂秋季管理要点

    拜雏波;李百雄;

    秋季是蜜蜂养殖管理的关键节点,采取妥善的管理措施不仅能够确保蜜蜂安全越冬,还能促进蜜蜂早春季节快速繁殖扩大蜂群,为春季的生产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但在实际养殖管理过程中,很多蜂农只注重经济效益,不注重养殖管理工作,造成秋季蜜蜂生长发育不良,抵抗能力较差,不能够正常越冬。笔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介绍了蜜蜂秋季的养殖管理要点,以期为养殖者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提供帮助。

    2021年08期 No.474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8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观察与思考

  • 2020年贵州省生猪生产现状及后期走势分析

    时颖;李焕英;罗伟;唐霞;冉丽华;陈康林;黄晔;田景平;吴筱静;

    2020年以来,随着生猪生产恢复,贵州省猪肉市场总体呈现出供应改善、价格震荡回落的态势。前期新增产能正在陆续释放,产能正在变成产量。2020年4季度能繁母猪已恢复至2017年末的95.79%,从猪的生理周期及生长周期进行推演,2021年生猪生产会实现"开门红",猪肉供应形势会越来越好。

    2021年08期 No.474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彬州市非洲猪瘟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王剑;肖小东;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感染猪或病毒污染物(泔水、饲料、垫草、车辆)传播,消化道和呼吸道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笔者介绍了彬州市非洲猪瘟的日常监管与防控措施,供参考。

    2021年08期 No.474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 ]
  • 缙云县生猪增产保供的措施

    陈均丽;潘伟丽;

    面对复杂严峻的非洲猪瘟疫情,缙云县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非洲猪瘟防控和生猪生产保供工作,围绕"优供给、强安全、保生态、促发展"的总目标,坚持以标准化、绿色化、规模化、循环化、数字化、基地化"六化"为引领,加大项目扶持力度,强化新型技术推广,不断提升规模养殖效益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水平,助推全县生猪产业高质量绿色发展。

    2021年08期 No.474 66-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5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瘦肉精”监管的难点及措施

    秦佳晨;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群众对畜产品的需求也持续增加。如何加强对"瘦肉精"的监管,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已成为当下热门的话题。目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形势仍然严峻,特别是违法添加"瘦肉精"等问题在日常监管过程中依然存在。笔者深入分析了"瘦肉精"的监管难点,并总结了加强监管的有效措施,旨在为做好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2021年08期 No.474 6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我国肉鸭养殖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王明宇;王勇生;

    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肉鸭养殖大国,肉鸭产业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肉鸭养殖业也将面对巨大挑战。笔者从提高肉鸭生产性能、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的应用、肉鸭"屠宰4.0时代"的到来以及鸭肉制品的生产与消费等7个角度论述了我国肉鸭养殖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肉鸭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前瞻性指导。

    2021年08期 No.474 71-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动物源细菌抗药性减量控制分析

    王淼;吴昌;

    抗菌药在畜牧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年来,抗药性问题逐渐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国家也出台了遏制动物源细菌耐药行动计划。笔者结合当地实际,简要分析动物源细菌抗药性的来源、危害和减量控制途径,希望能为动物源细菌抗药性减量做出贡献。

    2021年08期 No.474 73-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1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洲猪瘟对我国畜牧养殖业的影响

    杨冬梅;

    非洲猪瘟疫情自2018年8月在我国境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此次防控工作让笔者对今后养殖业的发展有了一些想法,现进行分享。

    2021年08期 No.474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5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密云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调查分析

    门硕;樊文龙;

    密云区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燕山山脉与华北平原的交汇处,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路径,自古就有"京师锁钥"之称,是内蒙古、东北地区动物及其产品调入首都的重要交通枢纽。全面摸清密云区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对密云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密云区动物防疫工作高效完成有深刻意义。笔者总结数年来的基层工作经验,结合密云区部分镇的防疫工作调查情况,就如何做好密云地区基层动物防疫工作,防止人兽共患病的发生进行总结分析,供参考。

    2021年08期 No.47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畜禽食品安全法律问题研究

    马力;马廷法;张麦收;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系民生。"舌尖上的安全"影响着我国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制建设和监管体制机制建设。笔者介绍了食品安全制度的变革,聚焦新时代食品安全工作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研究推进食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措施。

    2021年08期 No.474 79-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2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提升吉林省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效率的措施

    付会;

    改革开放之后,国内经济飞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与整体素质显著提升,社会各界对动物检疫防控工作愈加重视、要求更高。现阶段,吉林省乡镇基层动物防疫检疫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笔者探究提升动物防疫检疫工作效率的措施,供参考。

    2021年08期 No.474 81-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 ]
  •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谷胜桥;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是防止传染病传播流行,保障畜禽养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动物防疫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动物养殖安全、动物产品质量和消费者生命财产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随着畜牧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和升级转型,规模化畜禽养殖企业越来越多,在养殖密度增加的同时各种传染病也呈现高发趋势。我们要做好动物防疫工作,认真分析现阶段所面临的突出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将其解决,更好地促进畜牧养殖产业的发展壮大,保证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2021年08期 No.474 83-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0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