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日前,在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持的沼气技术鉴定会上,以秸秆为主要原料生产沼气的技术试点示范项目通过了鉴定。与会专家一致认为,本研究成果拓宽了秸秆综合利用途径,对发展农村沼气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实用技术,具有积极的示范作用,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2007年07期 No.159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薛立秋;李雪;
<正>今年39岁的张红燕,靠科学养殖,所经营的猪场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从2005年起步时的15头基础母猪发展到现如今的40头基础母猪,年出栏商品猪800头,销售收入60万元。就是这样一位朴实无华的兵团儿女在她的养殖道路中,靠勤劳和智慧,创造出了不平凡的业绩。
2007年07期 No.159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范涛;
<正>经过紧张的筹备和精心安排,2007中国畜牧业协会禽业分会、猪业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于6月23日上午9点在北京正式开幕。本次大会由中国畜牧业协会主办,禽业、猪业分会承办,农业部副部长、中国畜牧业协会会长张宝文、农业部总经济师、兽医局局长、国家首席兽医师贾幼陵,农业部畜牧业司副司长陈伟生、全国畜牧总站书记何新
2007年07期 No.159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岑思恩;
<正>北京市兽医生物药品厂继2006年6月在北京昌平区东三旗实施项目改造工程并通过GMP认证验收以后,于2007年5月12日,在京南大兴区新建成的灭活疫苗车间又顺利通过了农业部兽药GMP验收组的认证验收工作。
2007年07期 No.159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纳洪旗;
<正>为了更好地搞好高致病性禽流感和鸡新城疫免疫工作,使禽群得到有效确实的保护,同时也为当前防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减少鸡多次注射疫苗的次数及产蛋鸡多次注苗的应激反应,在我县规模养鸡场分别选用鸡新城疫疫苗直接混入禽流感疫苗对鸡
2007年07期 No.159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兰俊;
<正>上世纪90年代初,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我国达到了一个发病高峰。后来,随着免疫密度的加大和防护措施的增强,该病的发展有所缓和。但近几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和养殖环境的污染致使该病又屡有发生。自去年初以来,该病又在山东、河北等地呈地方性流行,尤以山东省的一些地区发病严
2007年07期 No.159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传新;单春年;李成彬;程金玉;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拉黄白稀粪为特征的一种仔猪传染病,抗仔猪黄白痢血清含有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给适龄仔猪注射抗仔猪黄白痢血清,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与治疗作用。
2007年07期 No.159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仲金;李毅;李凤荣;高桂明;吴鹏;
<正>近3年来,我们对畜禽病毒性疾病如猪瘟、猪蓝耳病、猪伪狂犬病、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犬瘟热、犬细小病毒病等病毒性疾病的治疗中,由于以前采用紧急免疫,再加一些利巴韦林、金刚烷胺来防治,但往往是效果不好,经济损失惨重,有的病还没有比较理
2007年07期 No.159 15-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杨贵树;刘洁;王爱茹;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以母猪妊娠后期发生流产、产死胎、产木乃伊胎和新生仔猪出现异常呼吸为主要特征的传染性繁殖障碍病。对云南昆明(东川、富明、宜良)、玉溪(易门、江川)、红河(建水)等地区猪场送检的294份血清样品进行了猪蓝耳病抗体金标快速检测。结果表明,PRRS血清阳性率高达90.8%,其中阳性、强阳性占59%,弱阳性和阴性占41%。
2007年07期 No.159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唐传林;唐来珍;
<正>当前猪高热病发病率高和难以治疗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发生范围有逐渐扩大趋势,严重地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因此,应引起广大兽医工作者的重视,有必要对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以降低发病率,减少损失。
2007年07期 No.159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K] [下载次数: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房世雄;侯引绪;
通过4例奶牛创伤性心包炎手术治疗的成败分析,进一步探讨创伤性心包炎手术治疗的方法及影响成功率的因素。手术治疗奶牛创伤性心包炎4例,其中2例康复,2例术后死亡。初步认为,早期确诊,尽早手术成功率高,对高产奶牛有治疗价值;后期手术治疗成功率低,治疗意义不大。
2007年07期 No.159 20-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有祥;任三银;
通过对牛软骨症发病的初期、中期、后期3个阶段的观察和治疗,提出以"预防为主"是杜绝本病的根本措施。同时证明,用"石粉苍术散"预防本病效果良好。
2007年07期 No.159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世林;王涛;律同泉;夏兆刚;刘刚;于世国;张成;
<正>为了确保畜牧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农业部要求对所有的口蹄疫易感动物进行强制性免疫。地方政府兽医行政管理部门也反复强调口蹄疫病防疫,要做到镇不漏村,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不漏针。为了控制疫情的发生,并严格要求免疫率要达到100%,血清抗体检测保护率100%,因此,注射口蹄疫
2007年07期 No.159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吴正杰;
<正>苍蝇是极为有害的一种昆虫,它分布广,繁殖力强。在热带地区,每只雌蝇一次能产100~200只后代,若温度、湿度适宜,从卵到成虫只须5~10d发育时间。分布于畜禽养殖场内的大多是普通家蝇、厩刺蝇、野家蝇、黑家蝇、血蝇属等。苍蝇喜欢高温高湿,适宜于25℃~35℃,湿度85%~90%。其孳生源为:垃圾堆、粪
2007年07期 No.159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燕;曹文斌;
将21日龄AA肉鸡216只,随机分为12个组,每组3个重复,6只鸡,分别饲养于4个环境控制舱中。试验采用4×3双因子随机设计。第一因子为温度(以有效环境温度ET表示)处理,设4个水平,分别是15.0℃、21.2℃、35.3℃和37.6℃。第二个因子为日粮能量浓度(ME),设3个水平,分别是2800、3000和3200kcal/kg,日粮蛋白含量均为20.00%。试验结果表明,高温(35.3℃、37.6℃)使日采食量、日增重极显著降低及饲料转化率极显著升高(P<0.01)。低温(15℃)低能日粮,使生长速度受阻并增加饲料消耗。适宜温度(21.2℃)下,提高日粮ME浓度可提高生长性能及饲料效率。
2007年07期 No.159 25-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K] [下载次数: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刘彦江;
<正>近年来,我国肉羊业发展较快,成为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一项主导产业。但很多养殖户对肉羊舍饲饲养技术的掌握仍不过关,生产水平不高,导致经济效益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业的发展。为了提高肉羊舍内饲养水平,我们结合"肉羊标准化养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实施,研制了舍饲肉羊的饲料配方,并提出了在此配方下的管理要点。
2007年07期 No.159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李有业;
<正>霉菌毒素对畜禽机体主要有3个负面作用:使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发生变化;抑制畜禽机体免疫应答;使畜禽机体的内分泌和神经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这些负面作用的轻重,取决于饲料被霉菌毒素污染的程度。
2007年07期 No.159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黄军芳;
综述光谱分析技术在饲料检测中的应用现状。重点介绍了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应用进展。
2007年07期 No.159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2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韦骏;莫兴恒;
<正>猪人工授精是否成功一般以公猪输配母猪数量的大小、受胎率的高低、窝产仔数的多少来决定。近年来,随着猪人工授精技术不断地发展,尤其是输精器械不断改良、精液稀释配方不断改进、精子质量监控不断加强、输精方式不断改善,采用猪人工授精技术无论是在公猪输配母猪比例、受胎率还是窝产仔
2007年07期 No.159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彭礼繁;罗光彬;
本试验利用从成熟后的猪卵母细胞中获得的颗粒细胞与胎儿成纤维细胞作为下一步猪体细胞核移植的供核细胞作好准备,为转基因猪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对从成熟卵母细胞中获得的颗粒细胞进行分离培养和冷冻保存;采用室温消化法分离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结果表明,接种后的原代颗粒细胞和猪胎儿成纤维细胞经过5~6d后均可连生铺满皿底,细胞排列有序,可用于继代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进行冷冻解冻后可以存活。利用成熟后的猪卵母细胞的颗粒细胞,可以简单而快速地分离与培养;通过室温消化法可以分离培养猪胎儿成纤维细胞,并且经过冷冻解冻后可以复苏存活,其存活率为80.2%。
2007年07期 No.159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2K] [下载次数:2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马鹏燕;高锐;
<正>随着奶产业的迅速发展,奶牛饲养数量的增多,优良冻精的大面积推广使用,从事奶牛人工授精的工作人员(以下简称为配种员)也越来越多。关于奶牛人工授精这个行业,以前从事的人少,大部分从业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在畜牧这大范围内至今
2007年07期 No.159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曹凤芹;吴增华;于国庆;庄重;李亚男;
<正>发情调控是肉羊高效生产的关键技术。人为地调控母羊的发情期,就能达到母羊繁殖的可计划性,进而做到有计划地组织生产,真正实现母羊"一年两产或两年三产"。本试验旨在根据饲养方式及营养状况的不同,发情调控药物品种、剂量的不同及药物使用时间、部位的不同,观察其对母羊的同期发情率和受胎率的影响。
2007年07期 No.159 37-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吴军;吴忠圣;
<正>近年来,我市羊饲养量逐年递增,从2004年的46万只上升到目前的75万只。为了提高养殖效益,我们先后引进波尔山羊、莎能山羊种公羊101只。在养羊重点地区开展山羊人工授精,以改进低产羊的生产性能,良种杂交覆盖率已达60%以上。在推广山羊人工授精工作中,我们对山羊精液保存(低温)技术进行不断探索、改进,总结出一套简便易行,无需用电的山羊精液保存法。应用此法,即使在35℃高温的炎夏,保存3d的精液用来给发情母羊输精,情期一次受胎率也达到89%。
2007年07期 No.159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