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凤菊;李爱国;王金合;
<正>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易发、难防治的肠道寄生性原虫病,对养鸡业的危害很大,20日龄左右的肉雏鸡死亡率较高,即使患鸡病愈,生长也比较缓慢,且易诱发其它疾病。临床实践中,兽医工作者大多采用西药治疗,副作用大,药物残留严重。
2010年06期 No.194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秀环;白如念;李志衍;韦海涛;陈慧;袁吉磊;张海云;刘军;张雪梅;齐海霞;张小梅;高立娜;
为了探讨鸡新城疫耐热保护剂活疫苗和灭活疫苗免疫鸽子后抗体水平,制订乳鸽、成年鸽合理的免疫程序,从2007年到2009年,对鸽子分别在5~7日龄使用鸡新城疫耐热保护剂活疫苗、15~19日龄使用鸡新城疫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灭活疫苗组合、40~45日龄使用鸡新城疫耐热保护剂活疫苗,13~140日龄分别使用鸡新城疫耐热保护剂活疫苗/灭活疫苗组合进行4次免疫,免疫后定期测定种鸽和乳鸽血清抗体。结果:①种鸽的副粘病毒抗体平均效价为8.5时,自然哺育子代乳鸽在7d内抗体水平维持在4.7log2,而人工哺喂母源抗体效价在5d内能维持在4.9log2水平。②自然哺育子代乳鸽7日龄免疫后7d平均效价为6.2;人工哺喂5d首免后7d平均效价为6.4。③二免后14d平均效价为4.8,21d抗体达到5.0log2。④三免后10d抗体为5.2log2,30~75d效价达到峰值,120d处于免疫抗体期。⑤第4次免疫后5个月内抗体效价为6.2log2,免疫后180d抗体效价下降,210d后为4.2log2。经过3年来的试验,初步摸清了鸽子Ⅰ型副粘病毒病母源抗体消长规律,确定了保护性抗体的临界值。
2010年06期 No.19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2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马秀香;王丽星;赵云侠;郭百超;
<正>大肠杆菌与白色念珠杆菌分别为鸡群身上最常见的致病性细菌和真菌。在夏季温暖湿润、养殖环境不卫生条件下,易引发疾病的发生。遵化市某养鸡场饲养的5000只肉仔鸡,15日龄突然发病,采食量减少,呼吸困难,拉稀。
2010年06期 No.194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乔钢樑;
<正>仔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猪的肠道传染病。由于致病性大肠杆菌血清型的不同以及猪年龄、个体和生理机能的差异,猪大肠杆菌病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3种。
2010年06期 No.194 14-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杨明;杨春雷;冯雷;洪雪;李岩;
<正>近年来,随着我县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附红细胞体病发病率逐渐增多,引起猪生长速度缓慢、高热、黄疸性贫血、消化机能障碍,种猪的生产性能下降,严重时,死亡率增高,给我县的养猪业造成了较
2010年06期 No.194 16-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阿力丁巴;陈朝阳;刘瑛;李胜;
<正>伪狂犬病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疫病之一。除猪以外的其它动物发病后通常具有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等典型症状,均为致死感染但呈散发形式。
2010年06期 No.194 17-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黄振义;
<正>2009年11月,我地区某千头猪场,一群断奶仔猪病情逐渐加重,死亡增多,经场技术人员投药打针不见好转,遂来我院求诊。1流行病学调查1.1发病日龄本次发病仔猪均为6~8周龄左右。1.2发病猪来源
2010年06期 No.194 19-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贠桂珍;
<正>家畜腹泻病是冬春季节冷寒交替家畜最常见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营养缺乏、管理不当、畜舍潮湿、饲喂冻料冷水等诱因导致病情加重,以剧烈呕吐
2010年06期 No.194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赵兰;
祁连县默勒镇由于多年来对白藏系羊脑包虫病未进行彻底的根治,至今脑包虫病依然是造成默勒镇牲畜死亡的高发病种之一。每年成年白藏系羊群中的发病率高达3%~4%。根据调查发现,最初被感染的主要是3~4月龄的羔羊。祁连县默勒镇兽医站对绵白藏系羊多头蚴病治疗150余例,治愈率85%。并且为终末宿主犬驱虫180条,驱虫率99%,治疗及预防措施均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2010年06期 No.194 2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王尚荣;罗柏文;
采用肉桂、干姜、茴香、甘草、熟黄豆等植物原料按一定比例组成植物源性饲料复合添加剂,对肉仔鸡采用不同剂量进行饲喂试验,测定肉仔鸡的氮沉积率和干物质的消化率、肉仔鸡的生长性能以及血液中各项生化指标。结果表明,植物源性饲料添加剂能显著提高肉仔鸡的生长性能(P<0.01),氮沉积率和干物质消化率、血液中的生长激素(G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尿酸(UA)、尿素氮(BUN)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2010年06期 No.194 24-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程郁昕;仝欢;
目的:探讨维生素A(VA)对AA肉鸡胫部着色的影响。方法:120只1日龄AA肉鸡,公母各半,随机等分4组。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为处理组,饲喂基础日粮并分别添加10000IU/kg、20000IU/kg、40000IU/kg的VA。在14、21、28、35、42日龄,每组抽取12只,公母各半,测定肉鸡胫部黄度(b)值。结果:14、35、42日龄时,Ⅳ组b*显著小于Ⅰ组(P<0.05),其余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1、28日龄时,各组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高剂量添加VA(40000IU/kg)可显著降低AA肉鸡的胫部着色程度。
2010年06期 No.194 26-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吉鹍;
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饲用品质的评定指标主要有感官指标、常规理化指标、非常规理化指标与深度检测指标等,本文就这些指标的应用及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正确认识植物肽蛋白饲料发酵豆粕的饲用品质,必须从感观、抗营养因子去除程度、小分子蛋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及有益菌、乳酸含量等方面对其饲用品质进行综合的整体评定。
2010年06期 No.19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刘昭明;迟文峰;皮雷;
通过对扁豆(高值)与整株玉米不同混合比例进行青贮研究,结果表明,D12Z88、D21Z79处理青贮饲料质量和品质均较高,而D8Z92处理中由于扁豆(高值)所占比例较低,饲料质量虽然和单贮玉米一样良好,但营养价值相对单贮玉米改善不大。D35Z65处理与D44Z56处理虽然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但青贮饲料质量却下降,单贮扁豆(高值)青贮饲料质量仅能达到一般标准。
2010年06期 No.194 31-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